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目标管理的概念和体系,是德鲁克先生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这本书里首次提出的。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并非空穴来风,在此之前不同的管理理论都为目标管理提供了养份,可以说目标管理理论是在多位管理学者、多个管理流派持续多年的研究和共同努力下逐渐成型,并不是一蹴而就。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勒(1856—1975)曾经强调:“在现代科学管理中,最突出的要素是任务观念”,为40年以后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泰勒研究如何提升劳动效率的时候,发现工人由于对工资或者劳动条件不满意,出现了磨洋工的现象,只贡献出了1/3左右的产出。如果解决掉磨洋工的问题,劳动效率至少可以翻两番。
泰勒发明的方法是事先提出计划,至少提前一天拿出计划,要求工人第二天按照计划去干活,然后按计划的产出标准去衡量,结算当天的薪酬收入。“计划”的提出是目标的前身,将以前在做事的过程中边想边做、计划和执行合在一起的方式,改变为事先计划、计划和执行分离开的方式,这就使得“目标”的提出有了基础。这是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对于目标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
第二阶段,泰勒思想的追随者莉莲·吉尔布雷思(1878—1972)进一步发展了泰勒“任务管理”的这种观点,把组织中的“任务”发展成为组织的“目标”。她发现任务与组织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即个人任务的实现是组织目标实现的一个前提,同时有了组织目标,个人任务才能够分解出来。
第三阶段,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过程理论学派,包括厄威克、穆尼、赖莱等人,将目标视为一项单独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基本职能。他们认为:“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的联合形式”,组织的基础就是组织中的人共同理解的组织的共同目标,共同的目标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组织效率,还可以起到协调的作用。这成为了未来德鲁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构建的一套管理体系或管理哲学的基础。以上几位学者都是管理过程学派,研究的是管理本身,主要解决了组织效率的问题,把管理作为一个专业的职能独立出来,所以有了管理者的职业。
第四阶段,以福莱特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也叫做人际关系学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管理”的概念。在目标管理法中,目标计划是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需要大家互相配合。而福莱特独创性地提出了“建设性冲突”的思想,认为协调是组织的首要任务,而且应该在“早期”,在政策和决定形成前让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参与协调,不是由上级来控制下级,而是在组织中所有要素的统一和合作。所以,行为学派或者人际关系学派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自我管理”,构成了德鲁克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石。
总结一下,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提出之前,首先是以泰勒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把计划和执行分开;其次,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把目标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明确出来,并且指出在目标计划完成的过程中需要互相的配合,去实现组织的效率;最后,以福莱特为代表的行为管理学派提出自我管理的概念。至此,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初具雏形。